時空微旅行|走逛卑南遺址公園,一起穿越時空話卑南。

遠離市區,卑南遺址公園愜意而迷人,眼前一片閑靜而遼闊的大草皮,是台東市民私藏的散步秘境,知道這裡存有遠自三千年前的聚落遺址,卻從沒想過竟是隨處就可能出現於腳下地面的這般豐碩。

熱愛考古研究的人,對人類生命的來源與意義特別執著,一次次地調查與守護,隨著時代更迭,留下了如今臺灣考古史上最完整的聚落型態與資料。一起跟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腳步,進入三千年前的在地生活想像,石板棺、家屋、飾品、生活器具,每一樣出土、每一道發現,都是珍貴無比的無聲述說。

卑南遺址公園-月形石柱、考古現場、戶外史前家屋展示、館內展示廳|鄰近景點-卑南大圳水利公園、利吉惡地

月形石柱|遺址上的微旅行,一場真真實實的文資保存戰。

 

佇立於月形石柱遺跡前,仔細聆聽著研究人員分享著過往的搶救考古大戰。這裡不僅是臺灣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更是東南亞及環太平洋地區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又有誰會猜到,不起眼的文昌路旁,就是曾經挖掘出國寶人獸形玉玦的所在地?眼前的一切日常,忽然隨著認知而開始變得神奇。

屬於國定考古遺址範圍內的月形石柱,是目前唯一仍處於遺址地面上、未被移動的石柱遺跡,不僅是卑南遺址公園的大地標,也是臺東縣徽的元素。從石柱眺向都蘭山,眼前的鐵軌與火車調度場其實全都位於考古遺址上,而這其中的故事,得從80年代的搶救考古事蹟說起。

1980年,政府投入打造連貫全臺的鐵路建設,最後的環節「南迴鐵路」安排在7月1日正式開工,卻在執行前幾天,當蔣經國總統正進行破土儀式時,另一頭整地的怪手一挖,竟發現地面下藏有許多石板棺以及為數眾多的陪葬品,頓時引起軒然大波。

起先,此發現尚未獲得政府的正式關注,但見獵心喜的盜掘者卻已開始覬覦,直至7月中,中央日報總編接受年輕地方記者的專題稿件,讓「卑南遺址事件」曝光後,才讓當時臺大考古研究的教授們發現事態嚴重,緊急召集各單位協商,正式投入考古研究。只是這短短一個月之間,無數個石板棺墓早已被破壞殆盡,眾多消失的陪葬品也淪為如今古物拍賣市場上的稀世珍寶。

後續,由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當時稱考古人類學系)的宋文薰、連照美兩位教授,進行總計共13梯次,前後長達9年的搶救考古工作。從遺址文物的發現、一直拓展到卑南文化聚落型態的研究,陸續挖掘出的文史寶藏,除了讓世人得以親近史前文化的模樣,也透過此卑南遺址事件的嚴重性,讓當時經濟起飛、開發至上的臺灣社會,反省與重視文化資產保存議題。

「許多事件的發生,有失必有得,因為這次重大的事故,臺灣出現文資法的制定,未來的古物古蹟也才真正能受到法律保護。」

考古現場|考古,原來是一個代代延續的責任。

 

隨著導覽的腳步,來到位於國本農場後方的卑南遺址公園考古現場,思緒也跟著被拉回更久以前……。
「僅剩的月形石柱,目前被列為國定考古遺址範圍內。但依據日本學者鹿野忠雄於1930年發表的文章中描述,卑南地區曾經有數不清的板岩石柱豎立於地表上。」

因為這篇發表的出現,1945年二戰末期,臺灣大學(當時的臺北帝國大學)的兩位日籍教授金關丈夫和國分直一才會搶在美軍空襲前,連夜從臺北趕到臺東卑南進行試掘,並發現埋藏於地下的陶器以及住屋結構。

不僅如此,透過研究員的分享才知道,其實臺東地區對考古研究老早就存有一定的情感。

1968年發現八仙洞遺址,在中研院的資源挹注下,連續舉辦好幾年的跨學科調查計畫,燃起臺東人的地方認同;而1967年龍鳳佛塔興建之時,更於現地發現石板棺與考古遺址,由當時臺東高中的梁惠浦校長帶領著學生們,前往鯉魚山協助龍鳳佛塔從事考古調查與陳列,也因此點燃許多青青學子的考古熱忱,1980年代為考古研究留下許多珍貴紀錄的陳嘉信記者就是當年梁校長的學生。

循著過去留下的軌跡,導覽談的不僅是三千年前的遺址,還包含這一路以來歷史悠久的搶救考古過程,許多先人的努力在不同的史材記錄下,得以拼貼對照,才留下了如今的歷歷在目。

 

戶外史前家屋展示|跟著環教師一起穿越時空話卑南。

「天啊,怎麼會有一位穿著樹皮的長髮男子,蹲在茅草屋前鑽木升火?」

為了拉近觀眾與史前卑南文化的距離,館方特別設計了戲劇性的情境解說,邀請環教師扮演史前人物現身說法,身穿樹皮衣、穿戴著玉耳飾、項鍊,其形式考究都源自石板棺墓裡的發現,復刻了三千年前的時光背景。

史前家屋的打造,將眼前的這些石頭與坑洞重新注入了生活的想像,一顆顆石塊堆出的大坑洞是拿來儲存食物;而史前人的住家範圍大約是這般大小。看著環教師熟練地用樹枝、石塊、茅草升火,還真的冒出一絲白煙!他將升火器具改良成能輕易上手的體驗教具,從操作中感受原始生活的不易,真正寓教於樂。

室內展示廳|細細欣賞出土的精巧珍貴古文物。

踏過玻璃橋面,底下的出土石板棺墓展示著考古的驚喜發現。繞行展廳一圈,從遺址細節推測過去史前的生活密碼,彷彿更加貼近了史前卑南文化,相當有趣。

循著石板棺墓葬型式與石板尺寸的變化,推測史前卑南文化人可能也面臨板材取得越來越不易的環境資源議題;也從陪葬品中猜測,當時人們的耳洞可能拉伸得很大,才能配戴這獨特的耳飾樣態。

遺址裡更發現許多生活物件,不僅有隨著石頭質地、硬度等不同,而產生不同用途的石器;更從陪葬品中發現了有罐、缽、飾品、陶偶等多元化的素面紅陶器。

一只陶製紡輪,就能聰明地將採集到的植物纖維紡成生活所需的線;就地取材,以有槽石棒敲打樹皮,運用石針便能縫製成衣。瀏覽一個個陳列的玉管項飾,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在沒有機具儀器和金屬的年代,是如何將硬度高的玉石鑿穿?令人不禁驚呼如此巧妙的工藝技法竟是出自三千多年以前,真正令人讚嘆。

鄰近景點推薦|散步卑南大圳水利公園,享受寧靜時光。

鄰近的卑南大圳水利公園乃因卑南大圳工程而生,佔地廣闊,由臺東農田水利會將其整建成一處生態景點。

卑南大圳堪稱臺東最大的水利工程,最早建於明治31年(1898年),經歷多次更修也長久餵養土地。大圳引進卑南溪的水源,灌溉了整個臺東平原,全長約9公里餘,呈現「排梳型」分布結構(資料來源:臺東觀光旅遊網),是一條兼具水利與防洪功能的灌溉溝渠。

而卑南大圳水利公園則是連結臺東山海鐵馬道,遊客可以從臺東鐵道藝術村出發,以順時針方向抵達,約位於8至9公里之間,此處亦為觀賞利吉惡地、小黃山的絕佳觀景點。

鄰近景點推薦|造訪利吉惡地,一探荒蕪的國寶地質景致。

 

緊鄰著卑南大溪畔,在卑南鄉利吉村內,有一大片佈滿雨蝕溝、蒼茫的不毛山壁,光禿的外表,寸草不生的荒涼景象,被稱為東臺灣的月世界,此處是素有臺東地質國寶之稱的「利吉惡地」。

當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不斷擠壓碰撞,大量的砂岩、泥岩以及海洋地殼等物質不斷輸入到深海中堆積。隨著台灣島劇烈的造山運動出露地表、風化、雨蝕後,便形成峰巒嶙峋的利吉惡地混同層。利吉惡地如同一把通往過去的鑰匙,是解開過去台灣造山歷史的關鍵,深受國內外地質學家們的重視的地質瑰寶。

遊客可沿著木棧道近距離欣賞利吉惡地,此外,隔著卑南溪相望的是寬延兩公里餘的「小黃山」斷崖奇景,雖不似中國黃山那般雄偉壯闊,卻別有秀緻雅麗的韻味。

相關報名資訊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遺址公園
粉絲專頁 請點。
聯絡電話:089-233466
預約網址:請點此。

臺東環教微旅行|卑南遺址公園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