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微旅行|與小野柳自然教室一起探索濱海生態趣。

椰林樹影、海風吹拂,鄰近富岡漁港的小野柳,一直是旅客必訪的東海岸人氣景點。109年成立「東部海岸富岡地質公園」,範圍涵蓋小野柳、加路蘭遊憩區以及富岡里部分聚落,整個園區不僅融入了在地獨特的地景、生態,更串聯屬於海邊生活的樣貌,成為台東海聲人文的述說。

一趟生態微旅行,將視野從無盡遼闊的太平洋,縮放至地表上的微觀世界。寄居蟹、海漂植物、數千萬年的地殼運動、長年風化侵蝕的地質景觀……恣意穿梭在林投、白水木、大葉欖仁、台灣海棗之間,細細聆聽屬於海邊萬物的生息繁衍,怎能不愛上東海岸?

小野柳遊憩區-寄居蟹換殼平台、濱海植物解說、地質觀察景觀平台、環教小屋|鄰近景點-富岡漁港、加路蘭

寄居蟹換殼平台|來看環保小尖兵,寄居蟹。

「陸寄居蟹是夜行性動物、喜歡潮濕的環境,在晴朗白天是很難與牠相會的。自進入園區到現在,你們有發現小野柳的空氣聞起來相當清新嗎?」

放眼望去,正是大葉欖仁結果的時節,成熟的黃色果實落在泥土上逐漸腐爛,空氣中卻沒有一絲酸臭味,最大的功臣就是環保小尖兵:寄居蟹。雜食性的寄居蟹以腐食為生,沿海出現的腐壞食物、死掉的魚、昆蟲、落果、落葉和花瓣,凡是氣味越濃厚的,牠們越愛,故有沿海清道夫之稱,也因此散播了許多海濱植物的種子,對維護大自然環境而言,有相當大的幫助。

「屬十足目的寄居蟹,身體分為頭、胸、腹3個部分共5對足。左螯較大用來攻擊防禦,右螯拿來進食;第2、3對走路;第4、5對幫助平衡和支撐螺殼;其腹部相當柔軟脆弱,因此需要不斷更換堅固且合適大小的外殼。」環教員一邊仔細解說著寄居蟹的構造,一邊領著學員來到換殼平台。

平台上,散落著眾多大小螺殼,外觀各款各樣,像極了櫥窗裡正展示的專屬衣裳。終其一生都得不斷尋找合適住所的寄居蟹,隨著氣候改變以及人為的撿拾,海中貝類的殼逐漸匱乏,有時只能揹著蝸牛殼或甚至是人造的塑膠瓶蓋保護自己。

但蝸牛殼輕輕一踩就碎,而小巧的鳳螺殼卻是用盡力氣踩踏也全毫髮無傷,才知道原來體積巨大的蝸牛殼,根本薄脆的不堪一擊,遠遠不及海產店常見的鳳螺、月光螺適合做為寄居蟹的家。因此,自然教室發起募集螺殼的活動,為園區的寄居蟹們尋求一處安身的居所。

聆聽著「來看環保小尖兵-寄居蟹」的導覽,認識寄居蟹得一輩子持續進行的換屋計畫與其生態行為,不但引導大家去思考什麼是生態友善的觀念,更搭建了一條環境永續的知識橋樑。

濱海植物解說|順應海邊生活長成的樹。

「棋盤腳,每到傍晚,如煙花盛開般的美麗花朵就會綻放,卻被蘭嶼人視為魔鬼樹,不僅不能拿來造船,甚至連其家門都不得而入!」

棋盤腳,是園區內的特色海漂植物之一,每年一到6-9月便是她的盛開期,其果實由纖維質跟軟木質組成,外觀相當特別,多數四稜四面如棋盤一樣,也因而得名。因達悟族視為魔鬼的蘭嶼角鴞特別喜歡棲息在棋盤腳樹下,又被族人視為魔鬼樹,衍生許多禁忌。

棋盤腳

一旁的大葉欖仁,則是行道樹中常見的落葉樹,其姿態厚實、碩大卻可愛,無論是春天的嫩綠新芽,或冬日的繡紅枯葉都迷人深刻。夏天開花結果,扁橢圓果實模樣如同橄欖子般,是寄居蟹的食物來源之一;靠海生長時,因土地貧瘠、海風強勁,根部會形成扁平厚實的板根現象,蘭嶼人會用來作為拼板舟的材料。

「另外,有一種植物,你們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就知道一定離海不遠了。」

林投,是海岸邊的第一道防護林,其葉緣和背面中脈共3面均有粗壯的銳刺,可以固砂、防風,達悟族人會將其作成飛魚提袋,阿美族人則會用來編織成阿里鳳鳳的食器,林投果實跟鳳梨長得像,也是寄居蟹的食物之一。

林投

園區裡,還有因海風吹襲而逐漸長成一朵蕈菇狀的白水木;及葉子被客家族群拿來包粿、花蕊可用來染指甲,與常民生活有著密切關聯性的黃槿;繁密的榕樹氣根,透過光影的照射與珊瑚礁岩更顯得盤錯交織。一邊欣賞植物的姿態,一邊感受環境與生長之間的影響,就是最直覺的體驗教育了。

白水木

地質觀察平台|大地的雕塑家,想像力讓堅硬的岩石也活了起來。

「你們猜,地面上為何會有珊瑚礁的出現呢?看起來膨膨的珊瑚礁岩,其實包覆著岩石,因為板塊運動,隨著每年上升隆起的岩層,才從海裡來到陸地上的。」

既命名為「東部海岸富岡地質公園」,顧名思義,獨特的地質環境即是小野柳的環境特色之一!

當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交互擠壓,這個區域的海岸每年會以1.5公分的速度上升,3千多年前,腳上踩的地面其實還藏在海平面下呢!隨著時間,板塊推積、翻轉,軟硬相間的岩層形成180度的倒置,讓較重的沙岩反而呈現於地表上層,而質地較輕的泥岩則被壓在下層,當親手觸摸岩石的質地後,不覺得很神奇嗎?

一片層層相接的海蝕平台,在海水長期侵蝕下形成了放眼望去的奇岩怪石,隨著環教員的引導,豆腐岩、蕈狀岩、龜陣岩、青蛙石在眼前逐漸浮現,每處角落都能使人會心一笑,想像力果然是無極限呢!

環教小屋|學習辨識螺殼、DIY彩繪蝸牛殼。

桌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殼類,有大、有小,環教員說螺殼是寄居蟹重要的家屋,但怎樣的殼才是最適合寄居蟹的呢?

「寄居蟹一生都在尋找適合大小的殼,腹部脆弱且右旋的牠們,找尋一個合適的殼,可以確保生命的安全。」洞口大小與體型相關,太小不便進出,太大寄居蟹的左螯則無法擋住洞口防禦;而殼內大小則與是否有足夠空間容納身軀有關,太小無法完全躲入,太大則不便背負爬行。

「一個天然的螺殼,堅硬、合適、具有極佳的保護性,可別小看這一個小小的殼,那可是關乎著寄居蟹生存的大影響,記得下次去海邊玩耍時,可隨手帶走的,沒有螺殼,只有垃圾唷!」

園區提供寄居蟹換殼服務,當然也會留有許多被牠們換下的殼。「這些蝸牛殼可說是寄居蟹帶來的禮物,那我們就讓遊客帶回去作紀念吧!」挑選一個對眼的蝸牛殼,以軟橡擦跟鉛筆固定支撐,最後再繪製上喜歡的顏色,一個悠閒的午後時光,就這樣吹著海風結束這趟知識滿滿的環教之旅,很愜意阿。

鄰近景點推薦|感受富岡漁港的純樸氣息。

富岡漁港規模僅次成功漁港,是台東縣內第二大港。散步在富岡,以緩慢節奏,到海神廟、巴沙哇力部落、富岡新村附近走走,體會純樸的在地人文氣息。

這裡是藝人小黑「柯受良」的故鄉,也是大陳義胞當年移居的落腳處之一。融合阿美族族人、客家人、閩南人等多元文化,自然景觀緊連著小野柳、加路蘭海岸,成為東部海岸富岡地質公園的範圍之一。

來到富岡,記得登上高處,望向漁港,便能把一幅絕美畫面收進眼底。

鄰近景點推薦|加路蘭寬闊的草地上,眺望著無際湛藍。

「加路蘭」,是瓦灣社(在卑南溪南岸)分支出去的部落,該社人謂為”Kararuan嘎嚕路安”,是阿美族語,意為洗頭髮之處。聽說是因為附近的小溪富含黏土礦物,洗髮之後能讓頭髮潤澤亮麗而得名,也因此成為該社的名字流傳至今,成為「加路蘭」。

一大片草地寬闊而平坦遍佈著藝術創作品,東有太平洋,後有可都蘭山,在這裡自在地聽海、吹風、發呆,無處不美。

相關報名資訊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小野柳自然教室

粉絲專頁 請點。

聯絡電話:089-281238(小野柳自然教室)。

聯絡e-mail:nv281238@gmail.com

臺東環教微旅行|小野柳自然教室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