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谷青農】南島秧滿田關山米:吃的是一餐飯,種的是人生。

對在地人而言,每當最忙碌的收割期來臨,台九線才算真正地活了起來。

收成時的熱鬧,宛如一場盛會,或許更勝過春節。頻繁往返於米廠、農田之間的載榖六齒仔(拼裝車),有搭木板的、鐵板的、網子的,各款各樣全都在路上展示著。沿路的便當店、飲料店更是生意絡繹不絕,大夥能在關山嚐到一大清早的臭豆腐、肉圓,也正是因為收割季才有。

「南島秧滿田」–出自關山在地的小農米品牌,以三代務農人生,出產美味高雄139號米。走過十一道農事工序,收割近120~130天飽足的縱谷好米,自家烘穀封存、新米現碾,每一口米飯都是關山人想家的味道。

 

因關山水圳的存在,才串起了屬於關山米倉的四季豐收。

「那是祖父的年代,他和拜把兄弟全都一起參與了在地的引水大事。身為當地農人,這本來就是屬於大家的事,每家每戶都必須出力相挺,對關山人而言,『出公工』是早年一路沿襲下來的共識,是社群共好付出的力量,因為前人的努力,後人才得以享用源源不絕的關山水圳灌溉好田。」陳家千這樣記憶著。

關山鎮以平埔族、客家、閩南人居住為主。在尚未全力開發水圳的年代,放眼望去,大多都是以甘蔗、玉米、花生等雜糧為主的旱地。直到民國37年,看見在地務農的需求,由當時的鎮長曾玉崙先生號召鎮上眾農友挺力,加上來自各地的工人、退伍兵們,自新武呂溪至下游卑南溪沿途引水,歷經十年光陰,全長23公里的關山水圳,由農田水利署管理著17處水頭遍及了所有關山的農田,自始至今,使昔日荒地養成良田,孕育關山好米。

在農村生活,只要肯做,不怕賺不到錢。

大家誤以為農村生活窮苦,但只要肯用心努力的工作,身為農人的一份子,真的不用擔心景氣不好。

「因為農事工作繁重辛苦,人力外流往往相當嚴重。拿種稻來說,從插秧期就需要打田整地的工班、幫忙捲秧苗上車的搬工、放秧苗的、農機具販售維修專業、肥料販售等;當收割期到來更是割稻、烘穀、載榖缺一不可,甚至缺工之際,有些割稻機還得遠從東河或西部前來幫忙。」身為農夫,一切細瑣工序都必須接續地剛好,每每面臨收成期,只能瘋狂打電話搶訂農務工班。

「農村真的很缺工啊!」

插秧期搶水,收割期搶工,一直是農村常見的事,尤其忽然遭逢颱風天或下大雨時,為避免收成損失,所有農人極盡全力搶割,原本已約好的割稻機都可能被半路殺出的其他稻農加高價攔截,「很生氣啊!但也都能理解啦,誰不都是為了生計的不得不,這時候就希望做農的人越來越多才好。」

田間管理,從保水開始就步步為營。

「插秧前一晚,每每都是我最緊張的時刻。前一晚,需先在田間放入適當的水量,才有利於秧苗生長。但有時可能會被搶水的人偷偷放石頭擋水,所以即使傍晚時才巡過水,晚上八點、睡前也一定要再去看過才心安,甚至有時大半夜也要巡田水。」家千如此說。

整地、放水、插秧,田間管理的工序彼此環環相扣,農人最怕基本功沒打好,當地整不平,必然會造成插秧上的問題,水位過淺或者淹掉都是秧苗的損傷。有時發現水位一直填補不滿,鏟子一鏟下去,就發現近乎堪稱三房兩廳的大鼠洞,若沒有搶時間填補好,不只自己的田無法插秧,流失的土水更會波及相鄰的農田,打傷秧苗造成其他農人的損失。

所以,身為稻農,一定要練就一身「聽聲辨位」的好功夫。從呼嚕作響的水聲尋找鼠洞的位置,修補完善;還得費盡心神小心翼翼地防守,不讓他人趁半夜偷偷搶走水源,才算完成了基本插秧的第一步。

面對老農,又愛又怕。

對農夫而言,每塊田區的狀況都不同。作物吃肥的狀況受限於土、水的質量,所以即便是相鄰的田,施肥的狀況也全然不同。老農長年累積的知識與經驗,對於新手耕作的學習很是重要,即便是已經擁有12年務農經驗的家千,在老前輩面前,也依然緊張如初。

「因為會被罵啊!老人家熱心卻也嚴格。『為什麼放水太多?田腳為什麼沒挖好?鋤頭為什麼這麼小?為什麼穿這種褲子來?還有你倒底為什麼一直站在那裏?!』不間斷地碎念提醒,真的會令人感到害怕耶!」家千笑說。

地沒整平,老前輩們瞧一眼就知道,若沒及時改善,最後就是得到低窪處養盡稻螺、相鄰的秧苗全都被吃光不剩的苦。所以,雖然明明是花錢請人來幫忙打田還被罵,卻也深知前輩說的有理。更加深刻體會務農之路,從基本農事工序一路到維修重要的農具機械,還真的沒有學完的一刻,在老農的提醒下,用心去更細微地觀察稻子生長的狀況,從細小的病斑或露水多寡,調整施灑肥料的步調,種出滋味越來越香甜的好米。

自種自銷,建立上下游盟友群,就為了掌握品質。

無麩質的稻米,對現代人而言不易致敏,是攝取良好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之一。而台灣好米處處有,身為稻農,真心只單純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吃一碗美味的飯。

2009年返鄉成為青農的那刻起,夫妻倆決心把家裡的田從契作轉為自種自銷。為創立「南島秧滿田」的品牌,家千與惠玟重新學會尋找合適的盟友,上至精準的市場通路,下至品質優良的秧苗廠,從根源開始,一點一滴將自己種出的好米送到對的人手上,是12年累積而來的經驗。

「米的滋味,每一期都因氣候、環境、水源、耕作而有所變化。米質無法重現,所以永遠不可能持續種著一模一樣的味道,但品嚐作物的風土趣味也就在於此。」因為自產自種,農人與客人之間彷彿都變成了朋友,能從消費者的味覺反饋中,檢視自己每一期的進步,獲取最直接的認同與成就感。

選擇務農生活,是選擇貼近屬於家的溫度。

「回來種田,其實種下的是真實生活的感情。我們想讓孩子在農村裡長大,因為務農,三代家人彼此都能共享許多珍貴的相處時光,擁有能貼近孩子們的成長軌跡的餘裕,相當地幸福。」

陪伴過許多想移居農村的好友們,兩人直說想在鄉下生活,真的開心就好、能夠過活就好。當先認同了「不要求太多」的前提,每一刻都會是充實的珍貴記憶。孩子們跟著農人父母成長,一起體驗自然四季與土地之間的關係,更讓小鎮人情自然餵養出生命的厚度。

小鎮有著獨特的生活時序,每年的媽祖誕辰更勝春節的熱鬧,由協會主導的出公工巡田水紀念讓人們感恩先人的付出,一個月一次的小鎮市集凝聚了攤商好友們的熱情喧嘩,冬季休耕期全鎮動起來的曬蘿蔔景象,更成為農村孩子不可或缺的味覺記憶。

大家做什麼,自然就跟著做些什麼,務農的山下生活,陪著孩子一同寫下極接地氣的關山日記,是兩人共同的目標。

愛鄉愛土愛家的兩人,下一階段決定擴大建置一處初級加工的碾米廠,協助同樣擁有自產自銷夢想的稻農夥伴們,一起實現理想。從碾米串聯共好的農村生態圈,續寫南島秧滿田在關山的故事。

//南島秧滿田 相關產品//

山下生活 × 南島秧滿田

2009年秋天「南島秧滿田」品牌成立,開始了米自產自銷的返鄉務農之路;十多年縱谷生活的累積,深感在地一群伙伴對家鄉的愛,2019年秋天「山下生活」成立,又開始了我們一連串的縱谷生活想像。

風土禮盒系列|椒麻醬+糙米麩+秧秧好米

//米:返鄉務農十二年,用心栽種高雄一三九號米,等待140天八分熟,採自家烘穀、碾米,軟Q的口感,黏性十足。

//糙米麩:用關山糙米製成米麩,全糙米制成,保留糠層的營養,無糖無負擔,孩子長輩皆適用。

//椒麻醬:大紅袍花椒特製,主導了醬的香味,入口就香麻俱足,加些蔥花,拌麵拌飯拌水餃,又是一餐美味。

純米禮盒系列|雙米禮盒/手扎包米禮盒

139號純米,俗稱醜美人,口感Q彈飽滿。一粒粒飽滿白米,有著縱谷的泥土養分,有陽光雨水,更有農人一年四季的日常勞動。捲起袖子,學習像父親一樣耕作,用累積了三代的稻作知識,以「南島秧滿田」傳續關於「耕」的單純心念。

台東秧秧好米,熱銷中

https://www.shoptaitung.com/krice1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