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山海之間,尋覓大地藝術,整個台東就像是一座大美術館。

有沒有一種藝術作品的存在,必須與自然環境連結,產生最為緊密的呼應關係?

我想「大地藝術」就是如此。大地藝術的美,在於地方,大地藝術的挑戰,也在於地方,「作品」和「地方」有著本質上生命脈動的交織,從寓意、質材、所在地、居民、甚至氣候,不僅拉寬了創作的維度,那撞擊與你我共振的頻率,也變得更加地鮮明。

我們總說,來台東不只是旅行,而是體驗著一種生活。

步入被大自然包覆的台東,從縱谷、東海岸一路到南迴公路。一年年,大地藝術作品誕生這片山海之間,旅人尋覓那些散落在鄉鎮角落的藝術作品與沿途的人情風景,彷彿是走進了一座大美術館。

作品串起如繪本般的風土訴說,吹著海風、曬著月光、頂著太陽,點綴台東與人們之間的深刻記憶。

獨旅很好,是時候該排空思緒了。

駕著車,從南迴公路一路南下,經過台東、太麻里、大武、金峰、再到達仁,海與山的風景時不時於眼前交錯,台東的慢,以寬闊無盡的自然姿態,陪伴這趟蜿蜒前行的公路之旅。

來到太麻里金崙部落,順著村子的小路散步,穿過隧道口,眼前豁然開朗。

金崙海灘岸邊,一座座用鵝卵石堆疊而成的可愛小塔,全是旅人們到此一遊的痕跡,或許我也該留下一座?

岸上的《Qadaw太陽》,氣勢如一座巨大冠冕磅礡而立,達三層樓高的大型雕塑,據說從命名一路到製作完成,皆有在地部落的參與,作品不僅詮釋族人心中神聖的日昇之地,更展現排灣族的文化故事。

十字繡、羊角勾、或是植萃萬用膏的體驗行程,貼近文化、感受生活、專注自己,這樣很好。

隨走隨停,餓了,大武漁港的一碗鮮魚湯新鮮甜美。走晃尋找《微光懸亭》的色彩艷麗、《1314號的藍》的孤立之美、《陽光下呼吸的家屋》的光影轉換,邊玩邊尋找作品的旅程,為樸實的南迴路上,增添許多樂趣。

有伴更好,特別是老了還能做伴的那種。

幾位老台東人相約,是誰說當了阿公就不能約玩?每天日常的散步路線因為作品的出現,再也熟悉不過的景象,也有了新意。

歲月匆匆,轉眼間大夥兒都從17歲來到了70歲,但老朋友的情誼依舊,一個比一個淘氣的性格也依舊。森林公園騎電輔車,從《層山》穿越到海濱公園看浪花,轉到舊火車站聊聊年少時曾經的繁榮歲月,累了再移動美術館來杯下午茶。

其實,說不完的一桌子閒話家常,只是想看大家依然健康平安就好的簡簡單單。

浪漫之旅?怎能少了東岸情調。

兩個人、一輛摩托車,頂著豔陽就隨風出發,是東岸給人的自在愜意。乘著風,一旁太平洋的浪潮聲與湛藍一片的絕美視野,讓人連話語都忍不住浪漫起來。

台11線沿途是大地藝術作品最為豐富的所在,部落人文與自然環境的交融,讓作品長成了生活的模樣。

停留加路蘭,《月亮住在海裡》以回收廢鋼筋纏繞、牽引、結構出如月光從海平線昇起的模樣,說著海邊生活與潮汐的緊密關係。

坐在《艷陽下的綻放》的候車亭裡乘涼,看見太陽與萬物生長之間其實息息相關。

騎累了,牽手一起躺在都歷遊客中心《泡風景系列:泡氛圍》,這裡有蟲鳴鳥叫與微風徐徐吹拂,最是舒服。《公元5390的凝望》、《風Wind》或是館內的《瓶裝海洋2118》,經過的每一件作品,都成為你與我之間的記憶。

縱谷田野間,好好陪孩子玩耍。

從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更是新奇,是當了父母後才有的體悟。來到縱谷,處處是田野綠意,低矮稻浪一路隨風向山邊蔓延,搖曳出一條迷人的天堂路。從池上私田到大坡池,就這樣領著孩子一個個尋覓《拾火Kalo’orip》、《供給與需求》、《阿嬤的叮囑》、《等待》,巨大的作品令人忍不住驚呼,彼此留下的紀念照片,是成長的甜美回憶。

餓了,多力米故事館可以品嚐最美味的池上米飯,一旁還能順道逛逛穀倉藝術館,剛好避開日正當午的炙熱。

然後,前往關山聆聽小鎮故事,也聽著《川流不息》唱著屬於風的歌聲,很是愜意。

最後,一家子停留在鹿野新良濕地慢慢散步,漂浮水中的《粉紅河馬》忽然出現眼前,療癒可愛的身影映著水光吸引了孩子的目光,你一言我一句地想像著河馬在自然裡的生活,長大的日子,用閒暇時光與愛填滿著,很幸福。

藝術走入生活,生活充滿藝術,整個台東就像座大美術館,將其分為市區展區、縱谷展區、東海岸展區、南迴展區,規劃一場台東大美術館之旅,三天兩夜都不夠玩!

2023臺東大地藝術獎- Land Art Taitung 2023活動官網
● 網址:https://lihi2.com/qzhyQ
臺東大美術館官方網站
● 網址:https://tpa.ccl.ttct.edu.tw/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